Image
欢迎来到山西鸿昇兴防雷检测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0351—7841111 13080311888
Image

“专设引下线”与“引下线“不同


编辑:2021-10-09 14:06:51

一、什么是引下线

引下线,是将雷电流从接闪器引泄入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

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中提到“专设引下线”,也提到有“引下线”,可能会有朋友将“引下线”理解为“专设引下线”的缩写。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4.3.3

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宜大于25m。当建筑物的跨度较大,无法在跨距中间设引下线,应在跨距两端设引下线并减小其他引下线的间距, 宜使专设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大于25m。《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5.3.8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或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为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时,在其钢构件或钢筋之间的连接满足本规范规定并利用其作为引下线的条件下,当其垂直支柱均起到引下线的作用时,可不要求满足专设引下线之间的间距。

由此可见“引下线”并非“专设引下线”的缩写,且两者确实有所区分。

二、装设方式

引下线作为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装置,可据现场情况采取不同的安装方式:有设专用金属线沿建筑物外墙明敷;有利用建筑物的金属构件(如消防梯等)、金属烟囱、烟囱的金属爬梯等;有利用建筑物内混凝土中的钢筋。

所以“专设引下线”应该是指当建筑物中没有钢筋结构或不适合做引下线时,为达到防雷效果而需要单独设置的引下线。

三、引下线的规定

(1)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选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当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2mm;采用扁钢时,其截面不应小于100mm2,厚度不应小于4mm。防腐措施和接闪器相同。利用建筑构件内钢筋作引下线,应符合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

(2)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明敷,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的可暗敷,但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80mm2。

(3)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等金属构件宜作为引下线,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

(4)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距地面0.3~1.8m之间装设断接卡。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但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该连接板可供测量,接人工接地体和作等电位连接用。当仅利用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于距地面不低于0.3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设断接卡,其上端应与连接板或钢柱焊接,连接板处宜有明显标志。

(5)在易受机械损坏和防人身接触的地方,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线应采取暗敷或镀锌钢管,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等保护措施。

四、引下线安装注意事项

1.引下线的根数和距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2.利用柱子纵向主钢筋做引下线时,钢筋的连接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焊接长度是否有要求。

3.明敷引下线与其他并行金属管道如落水管,透气管等是否做了可靠连接。

4.明装引下线根部是否做了穿管保护。

5.明装或暗装引下线是否做了断线卡子,是否影响建筑外观。

6.利用柱子钢筋做引下线是否做了测试卡子,位置数量是否合理。

7.防侧向雷击是否做了笼式避雷网措施。


版权所有:山西鸿昇兴防雷检测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351-7841111  晋ICP备2021000917号-1